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讲座

浅谈老年人合唱实践

编辑:【海南省合唱协会】 更新时间:【2015.03.27】 浏览次数:【10924】
浅谈老年人合唱实践

作者:福建老年大学合唱团   李延

    在老年合唱团里,老年人如何学好合唱;如何克服老年人声音、气息不够的弱点,以及如何充分的认识合唱唱法的特点,学会、利用合唱的特点和有利条件,较好地、较轻松地融入整体的歌声中去,既给社会带去欢歌及更宽阔美好的信息,也给自己带来乐趣。经过长期实践,觉得;了解以下几点,,或有帮助。
    一、要唱好歌,有几样事是必须的:
    1、唱歌者首先要了解一些音乐常识,这是非常必要的。
    (1)识谱,即对歌谱中的各种符号的含义的把握和理解;
    (2)对音准、音色的把握。
    (3)除上述两方面基础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对歌曲中的故事、情感的描述、脉络的理解和把握。
    这一点,就是要求对一首歌。即要准确的按歌谱演唱,又要把每首歌,都当做一个故事、一份情感来述说。她不是机械的歌谱的反应,而是要通过你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抒发,让你的故事、你的情感去打动人、感染人,让听者能一起走入我们的情绪之中,在心中和我们共鸣,甚至在表情上,与我们一起欢笑、流泪、舒心、愤怒!
    2、在一个合唱团体里,进行混声歌曲的演唱,一切服从指挥,是至高无上的,人们常说指挥是一个合唱团的灵魂,我很赞同。
    团员们对歌曲中的故事。情感。脉络的理解、把握的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指挥对歌曲中的故事、情感、脉络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相同的歌曲,由不同的指挥来演绎,情调、深度和震撼力,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就是证实。
    因此,每一个合唱团员演唱歌曲时,应该服从指挥的理解,那怕你觉得你的理解比指挥深刻!(当然,不排除课后可以与指挥交流自己的感受。)
    3、从上一点,还可以延伸出另一点,那就是每一个合唱团员,应该尽快的熟读歌谱。离开歌谱的眼睛,才能更好地感受指挥的情感和要求,今早的把握歌曲的脉络。
    这三点对所有的合唱歌者,我认为是必须的基础。
    二、适应老年人的特点的一些问题。
    歌唱中的每一个合唱团员,都只是共同演绎一首歌的一份子,她(他)的歌声,仅是整体歌声的N分之一,这是和赌场有绝大区别的地方。其实很多人都清楚,一个异常优秀的独唱者,未必一定是一个好的合唱演员;但并不太优秀的歌者,却也有可能唱好合唱。这是因为:
    1、目前,尤其是老年合唱团选择的合唱曲,通常其强度、和音域广度都不是很大,分声部演唱也是一般的演唱者,有了更多的适应性。这是因为:
    2、合唱的“大家唱”的属性,可以给一般水平的演唱者,提供一个“互相帮助”的机会,这就使我们许多老人、一般的爱好者,有了很好的唱歌机会。这一点很实用,也很重要(后面详述)。
    合唱更多的是想到他人,体现整体,它没有个性,或不允许个性,即使高素质的歌唱者,虽可以在演唱中,用自己的正确演唱,无形的做一些“引导”,但体现出来的,也只能是该团演唱的一个水平,绝不能突显自己、“鹤立鸡群”!所以,在合唱团体中,老年人不必要也不能过分重视或轻视自己。只要努力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音域中,积极调整自己,加强与集体。与他人的融合与呼应即可,每个人的不足,自有大家可以弥补。强超发挥,常会实得其反,损害整体。
    在合唱时的身心、呼吸状态与平时轻松散步时的状况,并无大区别,只是须保持在一个立正的状态(坐姿时,上半身也是应是立正状态)。唱歌时,只要注意指挥的开拍手势,抬起时,及时适度的吸一口气即可,这就好比我们平常张口就说话时,会无意识的根据要说的这句话的力度、气势,吸一口气一样。如一句歌词不长,小吸一口气即可。
    合唱过程中头部、喉部、胸腔、在一种空、松的状态下,(就像您平时的说话,不需要吸满气一样。)更能好的把握住音准,及调整音色和感情色彩的变化,以达到歌声尽可能的完美的表现,更能够达到合唱中,常需要达到的虚高高音声区的状态。
    在合唱中,采用说话呼吸的方式,从容的歌唱就好。一般来说,演唱者都不会缺也不应该缺“气”,要缺,大多也是自己给整的。我这里的所指,就是不要过分加大吸气量,避免吸的太多胀气。即使演唱中如气不够,也不要非撑到一句唱完,可以应用循环换气的方法,随时都可以在一些非节点上偷换气(当然这在演出的过程中,不能出现换气的口型)。这就是我前面说到的,合唱的优势——人多,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弥补”而不至于出现断句,不利用这个优势,一定要像高水平的独唱者那样,自己硬撑着,对于老年人来说,既苦了自己,还得不到好的音色、并可能影响音准,甚至于爆音坏了整体效果(这方法虽不完美,但实用)
    三、合唱的歌唱方式:
    在许多情况下,合唱与独唱是有区别的,尤其与民族唱法的独唱,更有些区别,这是合唱的性质所要求的,合唱重在一个“和”字,除了特殊要求外,再多人的合唱,都只能展示各声部的一个和弦的、统一的音色。因此,它的发音较独唱,应相对来的虚些,(尤其在高音区,更不可以用实声强上弓,而应采取高位子轻、虚的方式),以尽可能消除个体的发音特色,所造成的色散。合唱对于独唱来说,更应注意旋律的音色状态的统一,当某些歌词的发音,影响到旋律音色状态的统一时,通常宁愿稍“含糊其词”,来换取旋律音色状态的统一,也是常见的做法,老师们说,不要把“歌词”说的太清楚,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每个合唱者的演唱中,力求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应该尽可能使自己的“特征”音色(虽然,它也许在你的独唱时很美。)淡化、消融在整体音色状态之中。
    四、我体验的实践中的做法。
    1、唱歌时胸部要放松:此时,你的肺部就像一个松弛的皮老虎,随着指挥开拍抬起的手抬起,落下,在整个过程,唯一的变化,就是随着演唱节拍的长短、强弱,稍稍调整“皮老虎”抬起、落下的高度及速度而已。它是最重要的关键点。是否能轻松的完成歌曲演唱的关键。
    2、状态:(1)适度的张大嘴,以减少气流(声音)在嘴前部唇齿之间震动的机会。
    (2)上颚和舌根部位,适度的向上后方移动(声区越高、移动就越大些),使声音的发生点,后移至口腔体的后半部,让发出来的声音,经过口腔体、比墙体的多次谐振,消其尖锐部分,以得到相对浑圆的音调。
    (3)发音时,你会感觉到气流方向,流向是喉咙口的上方(上颚后端),而不是在唇齿之间。
    3、发声时尽量放松口腔和颈部肌肉的紧张度,以保持气管的通透,使口腔和颈部肌肉的紧张度,仅随发声的强度变化调节。
    4、适度降低声带振动强度,也就是俗话说的不要“捏着嗓子唱歌”。其发声状态,大部分时候和说话的状态并无大异。尤其在做铺助声部演唱时,适度降低声带振动强度,尤其重要。此时的发声状态,如从一根中通的管子中呼出,像洞箫(或说像从火筒吹出)一般,空而不虚,浑圆不锐。而不是从两薄片(声带)中挤出,像高音唢呐。
    5、唱歌时,应将注意力,放在发声器官位置的变化规律上,例如,如声区或音量变化时,头部器官(口型、腔体、上颚、舌头、下巴等)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及喉部、胸部的松、紧度。
    在一般情况下,声区或音量的不同位置变化,与生理(发声)各部位的相对位置变化,以及喉部、胸部的松、紧度状况,基本是恒定的,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把握的。(当然个体之间,则会有些差别——生理条件不同)。所以,平时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如何在不同声去或音量的变化的过程中,轻松的、甚至是无形的,变换自己生理(发声)各部位的相对位置、状态,这才是唱好歌的关键。当然,也是说说容易,而练起来较难的事,需要不断的练习把握,才能应用自如。当然,通常每位歌唱家、好歌手都有自己的方法、窍门。因此,找一个好老师,也可事半功倍!
    6、不要可以理会那些“寻找腰部支撑、、、、,气沉丹田、、、、”等等的说法,我觉得那些现象,只是在唱歌过程中,生理(发声)器官各部位的相对位置、扩张强弱状态,发生变化时,身体必然会作出反应。
    正确时,尤其强度较大时,生理(发声)器官的扩张,会带来腰背部肌肉及神经系统的反射,会使腰背部感觉膨胀、发热,而胸肺部,却反而常常感到空、松,呼吸自如。
    不正确时,胸部及以上却常常会感觉膨胀、气短,满满“一胸膛的气”,却似无气可以正确发音,甚至发热。而僵硬的背部,阻碍着神经系统的反射,反而使腰背部感到松塌、无力。
    因此,它可以作为判断你的演唱状态,是否正确的参考,却不要刻意去“寻找”。
    7、意念,这东西,我也承认会有一些引导作用,但是太神话了,也就只有回到武打小说里去了。一切事物,都有其物质的支撑点。唱歌所需的物质性支撑点,便是与发声相关的发声、共鸣的器官及呼吸系统。
    五、总之,唱歌既有其共性-规律,也有其个性体,每个人都可以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身体及发音条件来练习,找出既能融入合唱,又适合自己的方法。
既认真学习,又不要被“艺术”的神秘门槛所挡。
    上述只是我经验的所得,您是否适合,可待验证。
    哈哈哈哈!祝大家更加轻松快乐的唱歌。
    欢迎探讨、拍砖。QQ:47105505
学术讲座News
联系我们

学会地址:海口市海府路168号金鹿大厦7楼711室

电  话:0898-66233615

传  真:0898-32699303

邮  箱:dechangbi2010@aliyun.com

网  址:www.hnhcxh.com

友情链接:

海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合唱协会海南文艺网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浙江合唱协会山西合唱协会内蒙古合唱协会河南省合唱协会广东省合唱协会广西合唱协会海南日报南国都市报广州市合唱协会上海音乐家协会

CopyRight 201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5000410号-1 版权所有:海南省合唱协会 邮编:570102

联系电话:0898-66233615 邮箱:dechangbi2010@aliyun.com 地址:海口市海府路168号金鹿大厦7楼711室 技术支持:绿色创意